close

蘇州歷史          航空碩 趙增珮

 

一、蘇州名稱由來

  • 蘇州,現稱「蘇」,古稱「吳」。
  • 大禹的臣子胥。

蘇州現簡稱蘇。在夏代之前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「胥」。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,深受舜王敬重,封他為大臣,並把江東冊封給胥。從此,江東便有了「姑胥」之稱。「姑」是當時古吳語的擬聲詞,無義。

  • 亶父和三個兒子:泰伯,仲雍和季歷以及季歷的兒子昌。

相傳商代末年,周君古公亶父有三个兒子:長子泰伯,次子仲雍和幼子季歷。季歷有子昌,古公亶父認為昌有興王業的才能,想把君位傳给季歷再傳給昌。泰伯、仲雍了解了父親的意圖後,避讓君位逃避到當時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,並隨鄉入俗,自行「斷髮紋身」,表示他們已是荊蠻之人,而不能再回去了。泰伯在梅里(今無錫縣梅村)被擁立为君長,國號為 “匀吳”(匀吳的“匀”是荆蠻語的發聲詞,無義,匀吳即吳。由於筆誤,匀吳也被誤寫為勾吳)。

二、春秋時代-吳國

(一)壽夢遷都

從泰伯起十九傳至壽夢繼位為王(公元前585年),吳國始有確切紀年。隨著吳國的崛起,梅里的都城已逐漸不能配合國家發展的需要,而位于太湖東北岸的蘇州,由於自然條件優越,交通方便,土地肥沃,物產豐富,人口眾多,壽夢二十五年(公元前561年),正式將都城牽至蘇州。經過多年經營,具有相當規模,但由於史籍没有記載,當時城址已無從查考。自此,當時的蘇州稱為吳國。

(二)吳王闔閭

蘇州古城面積達14.2平方公里,是古代江南的最大的城市之一。於周敬王六年(西元前514),吳王闔閭令伍子胥在太湖以東的平原建城至今,2500多年,城址從未改變,為世界罕見。今蘇州古城與宋《平江圖》(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)相對照,總體框架、骨幹水系、路橋名勝幾乎完全一致。 蘇州也是中國最精緻的城市。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「水陸並行、河街相鄰」的雙棋盤格局、「三縱三橫一環」的河道水系和「小橋流水、粉牆黛瓦、古蹟名園」的獨特風貌。蘇州古城以其水鄉特色而聞名。山塘街、平江路則是兩個保護最好、具有水鄉特色的老街區。

三、春秋-越國

西元前473年,吳國被越國所滅,蘇州又成為越國都城。前306年,楚國越國"盡取吳故地,東至於浙江"

四、戰國

  • 楚治時期,「吳縣」初設。
  • 西元前248年,楚國春申君受封于吳,並以蘇州(吳墟)為首邑。
  • 秦漢
  • 西元前222年,秦始皇在吳都城設會稽郡、吳縣,當時的蘇州稱為吳縣,或有時稱為吳州。
  •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「江東一都會」。
  • 東漢中期,為僅次於中國首都洛陽的全國第二大城市。
  • 隋唐
  • 西元589年,隋改吳州為蘇州(以蘇州城西姑蘇山得名,蘇州的名稱始此。另姑蘇山由吳王闔閭建姑蘇台得名,現山上仍有遺跡)。
  • 西元778年,唐朝設蘇州為江南唯一的“雄州”(唐制州分七等:輔、雄、望、緊、上、中、下,共七等,“雄州”為二等)。
  • 西元825年,大詩人白居易修築連接蘇州城和虎丘山的山塘街。
  • 宋元
  • 西元1035年,北宋名臣范仲淹建立文廟、創辦府學,此後,蘇州長期文風鼎盛,歷代文人雅士輩出。
  • 西元1113年,宋改蘇州為平江府。
  • 北宋時期屬兩浙路。宋徽宗政和三年,升為平江府。
  • 南宋時期屬兩浙西路。當時蘇州已經是重要的工商業都會,特別以絲綢著稱。
  • 西元11302月,金兵南下,曾毀壞並屠城,戰後不久得到恢復。
  • 西元1275年,蒙古帝國軍隊占領蘇州,元改「平江路」。
  • 元朝的蘇州,被威尼斯人馬可波羅稱為東方威尼斯。
  • 元末,張士誠自稱吳王、改平江路為隆平府,都治蘇州。
  • 西元1367年,朱元璋的軍隊攻破蘇州,張士誠投降。
  • 明清
  • 明改「蘇州府」,直隸南京。明時管理南直隸長江以南部分的應天巡撫駐紮在蘇州。
  • 明朝中後期,手工工場出現在當時的蘇州,所謂「機戶出資,機工出力」的「機房」,就是手工工場,這成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標誌之一。
  • 永樂年間,三寶太監鄭和,由蘇州瀏家港(今瀏河鎮)出發下西洋。
  • 西元18605月,庚申之劫後,上海取代了蘇州往昔的地位。
  • 西元1895年的馬關條約簽訂以後,蘇州連同重慶、杭州、沙市被闢為國內第一批內陸通商口岸商埠,城南還設立了蘇州日租界。
  • 二十世紀後的蘇州
  • 西元1912年,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,廢蘇州府留「吳縣」。
  • 西元1928年,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,曾設立蘇州市;1930年,撤銷蘇州市,原蘇州市轄區併入吳縣。
  • 西元1937年,蘇州淪陷日軍控制範圍。
  • 西元1940年,汪精衛政權將江蘇省省會從鎮江遷往蘇州。
  • 西元1945年,蘇州光復,駐蘇州日軍在閶門外向國民革命軍投降。
  • 資料來源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心得報告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化觀光研學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