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中國大陸旅遊活動興盛,以歷史襲產與文化資源為號召的文化旅遊更是普遍潮流;然而,80年代的中國正處於經濟起步階段,對文化的關注與旅遊業的認識遠不如今日,但是江蘇的一個小鎮卻開啟了歷史保護工作,並創辦第一個以鎮為主體的國際旅遊藝術節。
以蘇州內著名的周莊來做介紹
周莊鎮位於江蘇省蘇州昆山市內,依傍澱山湖而緊鄰上海,北鄰蘇申外港線及白蜆湖,以急水港掌控贛、皖、寧、錫等地通往上海之要道,自古位居水運要衝。建鎮至今900多年,仍完整保留水鄉集鎮風貌,0.47平方公里的古鎮,六成以上房舍為明清時期所建,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 多個磚雕門樓,包括沈廳、張廳等名人故居,而區內14座古橋別具風格,營造出「小橋、流水、人家」的江南水鄉風情;一般咸認「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」,故謂之「中國第一水鄉」。歷史上,周莊因位處要津而盛極一時,但近代因陸路交通(鐵、公路)取代水運功能,位處於蘇州、上海與杭州中間地帶的周莊,因缺乏聯外道路,如同水中孤島般與外隔絕。此一交通限制,讓80 年代的周莊與其他歷史名鎮相較,有著迥異的發展路徑。
周莊在1996 年成功舉辦第1 屆國際旅遊藝術節後,到訪古鎮的遊客逐年增加3至4 成,至2002年遊客人數更達263萬人次高峰;全鎮旅遊收入從1989 年的330 萬元,到2002 年躍升為6.5 億元。旅遊活動的產業連帶效益,讓周莊的農漁業、市場貿易、交通運輸、製造業與房地產等各部門全面推展。其中,旅遊人潮每日的飲食需求,為農業及水產養殖業帶來巨大的消費市場,如周莊特產「萬三蹄」每年就可賣出100餘萬隻,藉由文化旅遊的帶動,讓衰頹的一級產業以水鄉美食的形式重新復甦。在製造業方面也是如此。在蘇南模式盛行的時期,周莊僅有數家服裝廠與皮革廠,隨著上海加速開放,憑藉著地利與高知名度,周莊以低廉土地、優惠條件與寬鬆法令,積極招商引資,引進附加價值高的上海高科技製造業。
1992年,周莊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簽訂「鎮所合作」,籌設昆山第一家股份制民營科技企業「滬昆光電所」,發展至今,已擴展為「中科昆山高科技產業園」,並獲選為中共「國家火炬計畫」產業基地。
圖表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p.ntu.edu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5/04/%E6%96%87%E5%8C%96%E6%97%85%E9%81%8A%E8%88%87%E5%9C%B0%E6%96%B9%E7%99%BC%E5%B1%95%E2%80%94%E4%BB%A5%E3%80%8C%E4%B8%AD%E5%9C%8B%E7%AC%AC%E4%B8%80%E6%B0%B4%E9%84%89%E3%80%8D%E5%91%A8%E8%8E%8A%E7%82%BA%E4%BE%8B-%E8%B6%99%E5%AE%8F%E7%A6%A7.pdf
雖然周莊居民對旅遊業接受度很高,看作是「脫貧致富」的良機,但旅遊活動卻也帶來過多人潮與商業衝擊。據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調查,2002年周莊日均旅遊者為7,206人,較之1989年增長約48倍,而每年「五一節」與「十一節」的單日都湧進3萬人之譜(註11);此外,周莊現有43家餐館及246 家各類商店,直接排入河道的化學洗滌劑、廚餘垃圾與污油等,嚴重影響景觀與環境衛生。因旅遊者湧進古鎮的各處空間,也逐漸改變居民的生活模式:「原來古鎮是很安靜的,現在很喧鬧,原來古鎮是很方便的,現在就很不方便。原來是為他們所服務的街道、商店、水圳,現在都變成旅遊的地方,居民的生活受到很大限制。......甚至生活在周莊的理由都不存在了!」隨著問題的惡化,不僅居民生活受到影響,甚至逐漸動搖周莊賴以維生的旅遊業;近年許多遊客都對周莊旅遊品質提出質疑,紛紛反映不再造訪,或是改遊其他同類型古鎮(如烏鎮等),讓周莊2003年旅遊人次下跌超過3成。,在保護與發展的平衡之間,周莊仍有許多課題尚待解決。
下一張表是蘇州部分年份國際旅遊情況,可以看到1990年到2013年旅客和收入的部分是逐年增加的,到了2013年後就開始有些變動,原因是至2013年旅遊者的湧進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,也間接影響到環境,讓遊客對周莊的旅遊品質也出現了質疑。
圖表看不太清楚,直接貼上圖表的來源網址哦~~~
http://www.sztjj.gov.cn/tjnj/2016/indexch.htm
留言列表